總校長的信息

公民或護育者——天壤之別

2021年8月27日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為聯合國旗下組織,專責評估全球氣候變化背後的科學根據。該組織於今年夏季發佈其第六份評估報告,並就此發出嚴重警報,呼籲所有國家遏制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相關鏈結: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 )。

該報告描繪了未來數十年氣候變化的悲觀圖景,經全球媒體報導後,社會反應大致趨向兩極:表示震驚與支持,或批判與漠視。不同的政治立場導致社區及國家就報告引述人類所面臨的威脅進行辯論。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提出這個複雜且迫切的議題,是為了簡要地反思人類紀元(即全球氣候和環境的最大影響來自人類活動的這一地質年代)中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我們是蓄意的肇事者,還是被動的受害者?當尋求種種可行的解決方案之際,我們也許會問:在歷史上的這一刻,我們的權利和責任到底是什麼?隨著孩子們長大有了自己的看法,並準備在未來付諸行動,他們有必要及權利去探索、了解氣候變化這個弔詭的問題。

近數十年來,世界各地的教育者,特別是國際教育領域的工作者,就「全球公民」這個概念進行了大量的討論。諸如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皆是基於各國協同努力的這一理念而建立的。全球公民的核心理念是人類社會的每位成員都是全球群體的一部份,不論國籍、種族、性別、信仰亦或社會地位。全球公民以世界「歸屬感」的理念為依歸,體現全球同舟共濟的精神。作為一所獲得國際學校委員會認證的學校,弘立應堅守自身的使命,擁抱全球公民的身份(https://www.cois.org/about-cis/global-citizenship)。

「公民」(citizen)意味著什麼?現代的公民身份概念,在過去幾千年隨著世界各地的文明進程經歷了不同的演化。歐洲的公民意識可追溯至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表達出歸屬感及受保護的權利。根據詞源學,英文(citizen)一詞指城市或城鎮的居民,他們享有自由人的權利及優待。在中國,現代公民概念源於一個傳統思想:在首腦(皇帝)統治之下,國家上下一體,和而不同,乃平天下之道也。其核心理念是歸屬整個共同體。總的來說,我們可以説全球公民的身份賦予我們獲得安全和保護的權利。

或許我們可以從(stewardship)「護育者」的角度出發,以另一方式看待我們與世界的相互關係。(Steward)一詞源自古英語(stig)「即大廳或「豬圈」」及(weard)「即防衞或保護」,它表達了盡忠服務和監管監護的理念,簡單來說,替他人照管所屬品。以早期乘搭航班為例,正是由空中客服(steward)為我們服務,更常見的是由女性擔當此任(stewardesses)。護育的基本原則是關懷與保護,並不意味著所有權。縱觀歷史,攝政者及君主在有需要的時候,都會任命總管(stewards)來處理國家事務,並明確總管需要在日後對自己此刻的所作所為負責。

當應用於討論國際事務時,公民與護育者身份之間最根本的定位及定向的區別,是公民期望享有受保護的權利;而護育者則有義務代表地球的終極主人翁——即未來,而保護這個地球。

如果將自己視為護育者而非公民,我們對氣候變化及環境的行為與態度又會否因此而改變?此乃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仔細考量的要題,這會造就天壤之別的世界。縱觀歷史,每代人均需面對的一個現實,就是我們是世界的過客,只佔一個設有期限的租賃。身為地球護育者,我們理應服務未來的主人——我們的孩子,我們是暫被委以照顧地球的重任。這代人正面對著一些艱難的抉擇,我們有否盡忠職守了呢?

 

 

查永茂博士

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