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展望未來
2023年10月20日
即使以最粗略的方式解讀時事,也意味著我們目前似乎正處於「極端」時期。最近人類經歷的氣象、流行病學、科技、金融和政治現象,幾乎無可避免地超出歷史的基準。從統計數據來看,本應每隔千年才發生一、兩次的事件,現在卻以意想不到的頻率出現。「不可思議」的事件逐漸充斥我們的日常新聞頭條。我們對此感到驚訝。
根據前人經驗得出的歷史紀錄,在如此「前所未有」、「出乎意料」甚至「莫名其妙」的時期將難以為我們指點迷津。過去處理此類危機的方式,也只能給一些艱巨和複雜的現代問題帶來薄弱的指引。由來已久的解決方案未必有足夠能力破解當今的問題。綜觀當下,我們對於昔日可靠的萬全之策顯得越來越抗拒。我們對此感到無能為力。
除了過去經驗變得越來越不可靠,也許更令人擔憂的是,那些影響力日增、越趨激進的人士喚起昔日的回憶,並試圖「修復」過去、糾正歷史錯誤、修改歷史紀錄、嚴懲歷代人的罪行,最終於現世對過往的受害者進行報復。我們對此感到害怕。
哲學家喬治.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以其關於歷史教訓的格言而聞名:「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1 ——喬治.桑塔亞納,1905年。戰國時期有一句中國諺語亦有類似的看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2 ——出自《戰國策.趙策一》。箇中道理顯而易見,就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銘記」過去。我們固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牢記自己的過去,並直接透過新聞報道或第三方獲得關於過去的知識,但這些知識往往受到各自的主觀文化、年代、政治和社會參考框架所規限。我們每個人對過去的實際記憶,將反映出眾多錯綜複雜的個人因素。或許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人為了避免歷史重演,現在就訴諸行動懲處過去所犯下無論是想像還是真實發生的罪行。
當我們嘗試理解過去時,我們會依賴自己所能學到的東西,不論是事實上或經驗上。我們質疑歷史「紀錄」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原因眾多。當前「史無前例」的事件正好提供有力證據來支持一個更令人存疑的觀點,歷史是一個不可靠的見證人。世界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或倖存者編寫的3 ——馬克斯.勒納(Max Lerner),1989年。因此我們必須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這個教誨。我們大多數人以最堅毅不屈精神來依靠的學習,我們可以稱之為「體驗式」學習。我們確信這些以自身汗水、毅力和痛苦獲得的深刻教訓,正是我們個人「真實」世界中最相關、最可靠及最純實的寫照。然而,一個可能令人洩氣的事實是,我們永遠無法「汲取」他人的經驗,我們只能「了解」他人的經驗。必須一提,體驗學習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自行獲取的經歷。我們固然可以在相同時間和地點與在場人士「分享」同一段經歷,但每個人都會對所發生的事情塑造自己獨有的回憶。我們會在自己的腦海中把世界想像成我們所理解和體驗的模樣,有著獨特的形狀和色彩,以及高度個人化的架構及成份。這並不代表別人對世界的看法有對錯之分,只是並非如我們所想。
我們明顯面對一大難題:如果我們過去的記憶模糊不清、遭受質疑且通過經驗構建而成,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展望未來,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允許過去決定我們的選擇?要解答這個問題並非易事。雖然最近或在遙遠過去發生的極端事件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驚訝、無能為力或害怕,但我們還有選擇。我們是否容許過去引導我們未來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開放地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理解、同情、原諒、復原、改變,也許可以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或是固守不變。加強我們作出選擇權的決心,是當今教育的一大重點。然而在作出選擇之前,我認為我們亦應領悟一個永恆的真理:雖然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銘記過去,甚至局部理解,但我們卻無法改變它。我們只能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查永茂博士
總校長
1喬治.桑塔亞納,《The Life of Reason: Reason in Common Sense》,紐約,C. Scribner’s Sons出版社,1905年。
2《戰國策.趙策一》,〈張孟談既固趙宗〉。
3馬克斯.勒納,《It is Later Than You Think》,Routledge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