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校長的信息

論得與失

2024年5月10日

人類從嬰兒、童年、青春期直至成年的共同旅程,是由一股特殊動力驅使追求賴以為生的知識與技能。我們的基因被預設要學習並獲得生存、身體、社交及職業的技能,這一切都是基本的「生活」能力。作為學習的媒介,這些核心流程從根本上引導著我們謀求尚未擁有的東西。事實上,我們學習、適應及克服困難的動力,正是最強而有力的謀生技能,其效益、幅度與深度使人類有別於其他物種。

當我偶爾向家長問及學校的體育競賽有何「教育」目的時,家長會感到驚訝。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們會本能地專注於取勝;這不就是比賽的意義嗎?我們擁有與生俱來的好勝心:我們力求勝利、擊敗對手贏得獎項,有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凡事爭取第一名。也許被忽視或誤解的是,從統計學上來說,不論任何形式的比賽,「輸」是最常見的結果,而有人同時會站在頒獎台上接受勝利的加冕。

有些人認為這種對勝利的讚美是不可接受。慶祝勝利者的成就被認為可能會損害「非勝利者」的自尊。替代方案是同化所有學習的體驗,確保沒有贏家和輸家之分,只有參與者。然而這不是現實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應對成敗得失。

我們為孩子準備的生活規劃不盡相同:他們將面臨不一樣的挑戰,所獲得的機會亦大相徑庭。誠然,現實卻是顯而易見且發人深省,即使我們的孩子在教育、文化、語言、社會背景和生活水平有相似之處,但長大後也會經歷與同儕截然不同的獨立生活。正如數百年來有關「先天與後天」的爭論所表明,每個生命的方向和長短均有顯著的差異。由於缺乏預知未來的能力,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讓每個孩子作好準備踏上頒獎台和接受「末名獎」——即向最後一名參賽者所頒發的名譽獎項。

透過不同形式的競爭活動和努力,尤其是經歷過失敗與挫折的失望,我們的孩子確實培養出所需的性格和氣量,學會承受失落、重新振作、隨機應變、磨煉技能、評估對手、管理風險,加上勇氣及以經驗累積的決心,繼而重回人生競技場。只有經歷過挫敗,方能「重振旗鼓」。由此可見,競爭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學習形式。

人類遭受損失的另一種方式是分離。我們所有人在生活中難免會喪失有形和無形的事物。我們可能會失去財物、資產、工作、機會、影響力、權力和聲望;我們也可能因衝突、不幸、疾病和年歲而失去朋友、伴侶和家人。因分離而招致的損失,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一蹶不振的經歷。我們不能就此選擇一門課程以防患於未然——分離所造成的損失乃因人而異的必然經歷。我們只能學會應對不同階段的情緒表現,盡力調適自己的行為和心態,尋求內心的平靜並學會接受。雖然時間會撫平這種損失帶來的創傷,但過程可能是相當漫長且痛苦。

對於那些在此時或任何時候遭受損失的人,我無法給予治癒痛苦的良方。我只能指出失去是普遍的現象,亦屬人生經歷的重要一環。或許唯一走過的方法就是明白得到與失去密不可分的:有得必有失。我們不能哀悼失去自己未曾擁有的東西。當知道何謂失敗時,我們方能真正享受勝利的喜悅。當有情感聯繫時,我們才會感到悲慟。有時候,當失去時,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擁有的可貴。

我們通過分離的行為來到這個世界,即我們離開生母子宮的庇護,以日漸增長的獨立性,踏上人生旅程。每個生命均有期限,分離就是人生中的主要標點符號。若然時日不多,我們必須有意義地過活每一天。然而,得知我們應當「活在當下」與如何付諸實踐,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事情。我們往往忽視「現在」,是因為這只是由過去通往未來的過渡階段。正所謂得失無常,我們應當珍惜此時此刻,重視我們現時所擁有的一切,以及那些與我們分享「現在」的人。

正如我在較早前的弘立社群信息中所述,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一大差異,正是我們能夠在情感甚至精神層面上,充份理解到生命的極限,並有著明確的起點和終點。我們在內心深處所經歷的得與失,超出了資產負債表能夠運算生成的數字。人生並非一場零和博弈。人工產物或許具備能夠計算盈虧的機械性能,甚至可以按照預先編程的自我防護規則運行。然而人類意識在各個層面,皆取決於我們對得失經驗的理解,以及對生命無常的感悟。

 

查永茂博士

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