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失與敗
2020年11月20日
在世界歷史上最新的章節,很多人都被「失去」觸動。嚴峻的經濟環境對眾多家庭影響深遠,「封鎖」及「隔離」等字眼更已成為日常詞彙,標誌著我們失去了行動自由,不論在家或是出國。在這個危機時刻,我們失去了自由出遊的能力與權利,失去了與遠方親朋摯友的直接接觸。最近學校停課期間,我們的孩子均遭受不同層面的失去:他們失去了彼此的接觸、失去了共同參與的活動,以及更深層的是失去了確定性。是的,現在我們身處這個世界,茫然不知所措,若我們在文化或習慣上仍墨守固有的成功法則,這就令人更加擔憂。
作為一種共同的人類經驗,失去在意識和潛意識層面,對我們身、心和靈的所有方面都有影響。當我們開始知道「擁有」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得面對著潛在的「失去」。失去,或者說對於失去的恐懼,影響著我們的想法、行為和感覺。諷刺的是,有時我們只有在失去所擁有的之後,才能真正意識到其價值。
我們失去了所擁有的,就不得不學習如何面對其離去及造成的缺失。在弘立,「失物認領」是對失去這個每天都會發生的現象的生動證明。在這裏,學生被要求管理好個人物品,但他們仍會遺失。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教會孩子愛護自己所擁有的。有些人在這方面受到的挑戰比其他人要更多!人類精神的可貴之處,就是不幸者經歷重大損失後仍能重新振作,下定決心、捲土再來,展現令人敬佩的精神。這些故事實在鼓舞人心。
挫敗是由極其強烈的失去導致。我們利用自己的技能、才華和運氣與對手較量,卻失敗了。當不能贏得我們想要的,內心難免五味雜陳,輕則稍有失望,重則全然崩潰。每個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體驗就是承受失敗,並能重拾信心。在許多競技體育項目中,從概率上來說,每個參與者經歷最多的就是「沒有贏」。人人都想爭奪第一,有「成功者」,就必然有許多「失敗者」。贏家也曾是輸家。幫助孩子從失敗中重新站起、磨練個性,並從中汲取教訓,讓生活重回正軌,繼續追求未來的成功,這是家長和老師肩負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孩子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失敗,繼而開始從失敗中學習。
也許對我們來說,最大痛苦是面對生命中重要的人的失去:父母、伴侶或朋友——那些我們所愛和珍惜的人,他們的離去使我們悲痛欲絕。關係的結束,可能是彼此間的疏忽、衝突、甚至死亡而造成。那逝去的愛讓我們隱隱作痛,當我們處於最脆弱的狀態時,痛苦悄然而至,亦或突然來襲。那些痛,會使我們更加悲傷和脆弱。我們的生活是由社交互動、社會關係組成的複雜網絡。當關鍵的人離開時,我們會不知所措,孤身一人獨自漂泊,沒有方向或目的地,沒有前行的領航者和同路人。我們被由此而產生的陰霾情緒所籠罩,只有時間的流逝和新關係的建立,我們方可撥雲見日。
我們的失與敗有些是可見可量的,而有些是無法用眼睛觀察到只能透過心靈來感受。但是生而為人,就要面對失與敗。人類的共性將我們團結,共同感受失與敗。
有些人會說,最強大的對手,正是一無所有、無可失去的人。而我更願意相信,只有我們經歷過失與敗,才能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查永茂博士
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