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校長的信息

塞翁失馬與哈姆雷特:尋覓我們的祝福

2020年6月5日

在2019-20學年結束前的最後一篇通告中,我恰巧在反覆思量全球此刻正面對的困境,以及這一切對我們的新一年有何意義。我必須承認這不是一項容易或輕鬆的任務。從生物學和社會意義的層面來說,這是屬於「病毒」的一年。我們被刺耳的頭條新聞包圍,這喧囂在社交媒體渲染下被放大,一次比一次聳人聽聞。這一切都在爭奪我們的眼球,預示著各樣的危機和災難。我們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對立的世界,權威人士的集體智慧似乎被蒙蔽,領導者深陷於自身利益的泥潭中,而智者的聲音卻彷彿被湮沒了。就像處於過渡時期的黎明時分,全球人類的社會政治結構板塊正在移動、扭曲和重塑。身處這樣的時代,人們特別容易感到無力和脆弱。

請放心,本週通告的基調並非全然黑暗!

面對如此嚴峻的景況,從年湮代遠時經歷過同樣黑暗和絕望的古人身上,我受到他們的睿智鼓舞,找到決心和前行的方向。

尤其是,我在這個星期被兩句截然不同卻又一脈相承的名言所啟發;一個是眾所周知的中國諺語,另一個則是詩人的哲學瑰寶: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中國諺語。

世事並無好壞之分,乃思想使然 (…for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場。

 

塞翁丟失其馬,鄰居對他的不幸遭遇幸災樂禍,然而最後竟變成好事,因為塞翁的兒子最終免於戰死沙場。由此,我們可以洞悉視角與耐性之重要,因為並非所有乍看以為是災禍的事情,最終還是如此 —— 一切都是時機而已。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Hamlet)悲嘆自己被「囚禁」在丹麥,承認他的困頓乃是自己的心態所致。我們傾向將本質屬中性的日常事,主觀地築起自己的藩籬。許多束縛也可能是自找的。那些在夢境中纏繞著我們的魔鬼,和那些無法入睡的警醒時刻,也往往是出於自己思想的產物。

隨著上週復課後,我在教室裏聽見同事分享令人振奮的軼事。那些都是他們在過往混亂的一年期間學到的,且無法以其他方式去汲取的事情。我觀察到教室內一些做法的改變,反映了部分新現象,例如在保持社交距離的需要下,同時展現出我們對創新和支援學習的才能天賦。我親眼目睹學生在停課的限制下,依然取得佳績的實證。我為學生的幽默感而驚嘆,在教室封鎖的這段時間,他們很快找到許多奇特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經歷。如果細心聆聽,將會發現我們的社群中充滿各種聲音,樂觀的、充滿希望的、奮勇向前的,並且決心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切。

面對這種種正能量和動人的熱忱,喧鬧的頭條新聞逐漸遠去,激烈的政治鬥爭變得悄無聲息,如世界末日般的威脅,也看似微不足道。每當變幻臨近,事情可隨我們的思想使然,而祝福也往往巧妙地隱藏在紛紛擾擾的訊息中。

請好好享受暑假帶來之步伐改變。祝大家安康,八月重返校園!

 

查永茂博士

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