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自哪裏?
2024年10月4日
你來自哪裏?這是我們初次接觸陌生人時經常聽到的問題一個主動示好的行為,至少在表面上邀請對方進行個人經歷的初步交流。當然答案因人而異,但它確實表明現實人類經歷中一個有趣且明顯的共通點:我們所有人皆來自某處。因此,這是一個常見的開場白。
我們對於自己的出生地或抱持不同態度:有些人對此引以為傲;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會勾起難堪甚至痛苦的回憶。就那些能夠自豪地談及自己家鄉的人而言,他們對社區及國家抱有強烈的歸屬感、忠誠和愛國情懷。至於其他人,由紛擾、拒絕、渴望、愧疚及損失構成的痛苦,可能會敗壞一個人對故鄉的回憶。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難民現象,或概念相近的移民,突顯了一個事實:我們出生和童年的地理、政治、經濟或文化環境,可能會迫使我們在其他地方尋求庇護或慰藉。當人類的基本需求(例如安全、教育、生計或機會)被剝奪時,不論面對多大的難關或生命風險,尋求出路是一個人之常情的反應;惟這樣的選擇有時卻令人感到沮喪甚至絕望。然而,我們每天的新聞充斥因故鋌而走險的悲劇,還有不太友好甚至充滿敵意的當地社群,因外來者的陌生語言、習俗、信仰及文化帶來擾亂而深感憤怒。不少地方皆就新來者可疑的飲食習慣及宗教習俗展開激烈的政治辯論。我們很容易會「排斥」來自他方的人。
「全球流動人口」數量驚人。根據統計數據來源顯示,全球多達5% 的人口從出生地遷到異地尋求機會或安身之所。移民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可能令人意想不到:沙烏地阿拉伯位居榜首,移民佔其人口的88%;卡塔爾及科威特等鄰近地區均超過70%;美國是總移民人數最多的單一國家;澳洲及加拿大等眾多已發展國家則有遠遠超過20% 的移民人口。至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國,每九名居民便有一位是移民。
這種全球人口現象在很多方面歸因於科技的助力和促成。我們現可了解更多另一端發生的事情;有需要時亦能夠隨即到訪該處。我們滿懷希望在其他地方一切都會更好。
因此,或許2024年最切身相關的問題是:「你為甚麼在這裏?」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大部份人或會在答覆中道出引人入勝亦或令人擔憂的故事。「為甚麼」通常比起「哪裏」較能引起更深層且個人化的對話。
這種人類無間斷流動的情況終究會產生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問題:焦點在於歸屬感、忠誠、承諾和愛國情操等重要的人類特質。對於那些並非「來自」某個地方的人,他們能有真正的歸屬感嗎?他們能感受到與新家園的聯繫嗎?他們能否為其未來作出有意義的貢獻?他們能否實現由「他人」變成「我們」的歷程?
我認為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我們的生活被幾乎恆常的變化和流動因素所塑造和打斷:我們結交新朋友,與新的夥伴結盟,締結婚姻,建立與鄰居的聯繫,投身信仰,建設社群。這些行動絕非一成不變或永垂不朽,其中很多取決於我們的抉擇。請謹記:做或不做,終歸是一種選擇。然而,接納新事物並不會以任何方式抹煞或否定我們的歷史。這也不意味著日後我們會放棄再次改變的可能性。故此,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確立新的聯繫、根源、效忠對象及關係,而不必推翻過去以及排除未來的變化。同樣地,我們可以擁抱身邊的「他人」並包容多元性,以成就更精彩豐盛的「我們」。同質化並非一種美德,它只是一種狀態。
適逢最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對於那些把中國稱之為「家」的人來說,著實有許多值得自豪的地方。至於那些來自他方的人,出於自身選擇及條件而在此刻身處中國,亦同樣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其中,皆因他們在這個人生階段亦為社區和國家建設出一分力。
我們很多人都踏上了從某地出發到另一處的旅程,縱使原因各有不同,卻總有值得慶祝和反思的理由。我們應謹記尊重自己的起源,歡慶自身的選擇,以及由此而生的全新生活和學習機會。我們亦應鼓勵走在同一路上的夥伴。同樣地,我們也可反思為這些選擇所付出的個人代價,但切記這並不是一個零和命題。有痛苦必有收穫,但兩者並非對等!最後,有一首老歌的歌詞或許最能夠概括我們應當牢記的情感:倘若不能留在你所愛的地方,那就愛上你所在的地方吧!
查永茂博士
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