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

粵劇戲曲文化淺談

 

4 月 24 日,天馬菁莪粵劇團粵劇唱作人文華女士與 60 多位七年級學生及家長分享粵劇的歷史與發展。文女士首先播放了《紅樓夢》三種戲曲版本(昆劇、越劇和粵劇)的片段,讓聽眾感受不同唱腔的效果,接著介紹中國戲曲的主要元素:演員、四功( 唱、做、唸、打 )、人物和故事,以及音樂、鑼鼓、化妝、戲服、道具、佈景、燈光等輔助元素。演員通過演繹這些元素來體現戲曲藝術的特色,從而表達不同情 感與訊息。

粵劇屬地方戲的一種,並於 2009 年被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名錄。它跟其它戲曲的主要差 別在於方言、樂器、音樂模式和唱腔的不同。粵劇起源於明朝中葉,初始用古官話唱白,後來逐漸改為 採用粵語唱腔。所用樂器也從傳統吹打伴奏,發展到中西樂器合璧兼備;演出模式也從神功戲、提綱戲,發展到文人劇本;劇作品從宣揚社會倫理、傳統道德,發展到向具有文學、歷史思考性主題的挖掘。

文女士還向聽眾即席示範粵劇的記譜法― 最古老的「工尺譜」,並帶領大家體驗音階試唱,最後還清唱了一段自編的劇目,充分展現了深厚功力。她更邀請學生於明年初免費體驗粵劇表演,詳情稍後公佈。

更多資料,請瀏覽天馬菁莪粵劇團 網站 及收看劇團的 YouTube 影片。

講者簡介

文華女士出生於戲曲世家,集編、創、演的才華於一身,曾參演經典粵劇《帝女花》和《紫釵記》等劇目,深獲好評,是本土培育的「粵劇唱作人」最佳典範。